
哺乳仔猪疾病预防及预防,哺乳仔猪疾病预防及预防措施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哺乳仔猪疾病预防及预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哺乳仔猪疾病预防及预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哺乳小猪容易生病,怎么解决比较好?
哺乳小猪,在饲养业上称为哺乳仔猪。当一批仔猪呱呱坠地,意味着猪场又将迎来新的发展,但是这些脆弱的生命稍不留神就面临着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危险,因此,这些“猪场的花骨朵”更应该被好好呵护!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让我们跟随超哥一起来看看怎么照顾哺乳小猪吧。
早睡早起身体好,多吃多睡少生病。哺乳仔猪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所以会容易生病。分配母乳、防寒保暖、防止踩压、及时补铁、合理补料,是呵护这些仔猪的基本措施。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这些“花骨朵”的脆弱之处。相较于其他阶段的猪,哺乳仔猪在消化功能、 养分代谢和体温调节等方面具有较为特别的生理特点。
①消化能力低、胃容积小、消化酶分泌少、pH 偏高;
4、做好小猪的保温,免疫,保健
5、细心呵护照料小猪
仔猪喂奶的正确方法?
1. 仔猪喂奶的正确方法是控制奶嘴的高度和角度,保证仔猪能正常吸吮,让其能够吃饱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同时避免奶质受到污染或缺乏,导致生长不良或出现疾病。
2. 喂奶时,应让仔猪面向猪奶箱,以便更好地吸吮,同时将奶嘴固定在临腰处,使其在吃奶时能颈部和口腔处于适当的角度。
正确的喂奶方法能够帮助仔猪不受伤害,获得适当的营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疾病的发生。
仔猪喂奶应当***取正确的方法。
1.因为不正确的喂奶方法可能会导致仔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问题,如生长缓慢、身体弱小等。
2.仔猪喂奶的正确方法是在保持卫生的同时,保证奶瓶的角度和营养价值的匹配,尽量模拟母猪喂奶的过程,这可以促进仔猪的健康成长。
3.进一步延伸,为了保障育种庄稼的正常运作,仔猪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应该在喂养仔猪时注意饮食均衡,加强疾病防控,确保猪舍的清洁卫生等方面。
1、仔猪从出生到第一次吃奶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也就是刚出生仔猪要在2小时内吃到初乳,而且仔猪有吃固定***的习惯,为了让每个仔猪吃到足够的初乳,也为了保证以后仔猪生长发育均匀,所以最好人为固定一下母乳,就是把身体较弱的仔猪放到奶水较多的猪乳,体格健壮的放到奶水较少的母乳。
2、还有为了预防新生仔猪发生腹泻,最好在仔猪喝奶前先给它喝点安幼宝预防腹泻。
3、仔猪刚出生后要尽早吃到、吃足奶水,以便从母乳中获得免疫球蛋白增强对疾病的免疫力。若无法立该获得奶水,贮存在哺乳仔猪体内的糖元和脂肪储备在24小时内即被耗尽,发生血糖过少而死亡。而且母猪在分娩时奶水中的抗体含量最高,4-6小时后,抗体含量就会减少,仔猪尽早吃上初乳才会有最大的抗病能力。
4、可有时候出生仔猪多或母猪产奶量小时,会造成母猪奶水不够吃。建议使用乳猪营养奶粉配制替代品。每公斤乳猪营养奶粉掺兑10-15公斤40℃的温开水,搅匀后加入1-20ml猪抗体血清。用乳猪营养奶粉配好的替代品可解决母猪奶水不足的问题。
5、应用此技术可以免去母猪的哺乳期,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减少断奶给哺乳仔猪造成的应激,可以大大降低养猪场对哺乳仔猪的生产成本,提高养猪场哺乳仔猪生产效益。出生后的苗猪吃足初乳,是防止苗猪患病、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容易得病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是因为免疫抗体是一种大 分子γ--球蛋白,胚胎期由于母体血管与胎儿脐带血管之间被6~7层组织隔开,限制了母体抗体通过血液向胎儿转移。因而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只有吃到初乳以后,靠初乳把母体的抗体传递给仔猪,以后过渡到自体产生抗体而获得免疫力。
冬季如何预防哺乳期的仔猪下痢?
谢谢邀请!【金水农家】与您话三农
冬季气温降低,给哺乳仔猪饲养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稍有疏忽便会造成经济损失。
仔猪对寒冷最为敏感,一旦受凉,就引起肠胃不适,导致下痢病的发生,所以:
1、养殖者要熟知哺乳仔猪对温度的一般要求,即:初生,35℃;1~3日龄,32℃-30℃;4~7日龄,30℃-28℃;15~30日龄,25℃-22℃;2~3月龄,保持在20℃为宜。熟知这些要求后,便能根据气候变化适时对仔猪下痢病的预防做好保障。
2、及时对圈舍增温保暖,堵塞漏洞,加厚垫草,吊干草束;而其中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塑料棚或红外线灯照射增温。
1、带菌母猪也是下痢病的主要传播源,最容易感染10~20日龄的仔猪。
2、仔猪一旦被感染了病源,症状就是下痢,排灰白色、淡***或暗红色粪便,而正常情况排出的是干湿均匀的黑色粪便。
仔猪哺乳期黄、白痢是养猪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针对子猪哺乳期下痢的发病原因,可***取以下综合措施防治。
一、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注意补给[_a***_]和添加矿物质饲料,使母猪在妊娠和产后有足够的营养。
三、让子猪尽早吃上初乳,增强抗病力。
四、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使猪舍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五、保证哺乳猪舍环境卫生,保持母猪哺乳前后乳房、***干净。
六、不改变母猪在整个泌乳期间的饲料类型。
七、子猪尽早开食补料,促进子猪消化器官的早期发育,提高子猪抗病能力。
八、尽量减少不良环境因素的***,供给母猪、子猪清洁饮水,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九、给母猪注射双价基因工程菌苗,或给母猪服用中草药散剂,可取白头翁30克,黄连20克,秦皮20克,黄檗20克,白芍30克,当归5克,木通10克,栝楼10克,甘草10克,混合研末,按每公斤母猪体重1克的量混入饲料中喂服,每天1次,连用3~5天,可使子猪通过母乳获得免疫力,间接防治子猪下痢。
母源性仔猪拉稀如何预防?
在养殖过程中,困扰养殖户最大的养殖难题应该就是产房哺乳仔猪的腹泻问题了,当然,引起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有多种,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母源性腹泻,母猪奶水带毒,导致哺乳仔猪一吃母猪奶水就会出现拉稀腹泻现象,要解决哺乳仔猪母源性腹泻,还要在母猪的饲养管理上查找疏漏,多下功夫。毕竟,猪病治疗对症是基础,方向对了,结果才能满意。
关于母猪奶水带毒的原因也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现代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下,母猪缺乏运动,饲料当中霉菌毒素过高,为了最求更大的养殖效益,母猪的饲料当中的蛋白水平较高,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母猪的奶水出现一系类的问题,尤其是定位栏的普遍推广,母猪普遍情志差,肝郁气滞,代谢紊乱,已经毒素的常年蓄积,导致体内垃圾繁多,如肠毒,血液垃圾多,肝肾由于常年蓄积性的毒素导致功能受损,解毒功能大幅下降,一旦母猪将带有毒素的奶水传递给仔猪,那么哺乳仔猪常有腹泻拉稀现象。
另外,母猪疾病因素也是导致哺乳仔猪母源性腹泻的主要因素,母猪的健康水平低所引起的免疫抑制导致母猪猪瘟,伪狂犬抗体水平低以及母体内携带多种病原,都很容易导致出生仔猪的腹泻拉稀问题。
如果是由母猪疾病因素引起的哺乳仔猪拉稀,建议实行早期断奶的方式,可以防止母猪将大部分疾病垂直传播给仔猪这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
关于哺乳仔猪母源性腹泻的预防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给母猪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和合理的营养需求,科 学控制母猪营养,注意消除体外***,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杜绝霉菌毒素,做好母猪的基础免疫工作,平时还应注意根据猪场自身的生态圈制定合理的药物保健方案。
出现拉稀多是因为母猪的奶水质量不好或者是母猪身上有***!如果预防的话就是提高母猪的奶水质量,通过改善饲料营养,合适的补料。母猪的防疫不能拉下,定期做好母猪保健,母猪是一个养殖场利益链的源头一定要把控好。
建议用现在临床使用效果好的东方健生物科技的—猪肠安(生物止痢因子,抗***因子,免疫球蛋白冻干粉,转移因子和多味抗***中药)配合继发感染药同时使用,标本兼治,效果很好,可有效控制发病和继发感染。
母源性仔猪拉稀如何预防?腹泻、呼吸道疾病是猪场的两大难题,而母源性腹泻因为仔猪的不吃料、体格小、体质弱,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治疗起来的难度就更大。因为仔猪腹泻的病因是从母猪处获得的,所以针对这个病还是要从母猪着手进行预防:
1、母猪围产期保健
因该病是母猪传染给小猪的,所以预防时一定要从母猪着手,通过母猪围产期保健降低母猪体内的病原含量,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母猪产前7天到产后7天,推荐饲料中加入苦参止痢颗粒+林可大观霉素,连用14天的时间,降低母猪体内大肠杆菌含量,同时清热解毒燥湿预防仔猪腹泻。
2、母猪疫苗免疫
母猪还可在产前45天和产前15天,分别免疫一次大肠杆菌疫苗,通过***母猪产生母源抗体来预防仔猪腹泻等发生。
但大肠杆菌疫苗属于细菌性疫苗,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不能作为主要手段。
3、仔猪出生后三针保健
最后就是从仔猪着手,通过给仔猪使用抗生素降低仔猪肠道内大肠杆菌的含量预防腹泻等发生。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日龄肌注长效土霉素或头孢一次,14日龄和断奶后各再肌注一次,即可有效预防哺乳阶段和保育阶段各种细菌性疾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哺乳仔猪疾病预防及预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哺乳仔猪疾病预防及预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10667.html发布于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