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年疾病预防,中老年疾病预防宣***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老年疾病预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老年疾病预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老年人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是为了预防什么疾病?
没有任何建议说中老人要吃阿司匹林预防疾病。也就是是不是要吃阿司匹林跟年龄没有直接关系。
在医院,20岁的人也可能吃阿司匹林,90岁的人也可以不吃阿司匹林,那么阿司匹林适合哪些人呢?有什么作用呢?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啥意思呢?就是预防血液凝固,血栓形成的。所以能够预防血栓性疾病,比如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梗死、心肌梗死、心绞痛、支架术后、搭桥术后等等情况。阿司匹林就是干这个用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几十年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能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还有一部分人,并没有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是不是要吃阿司匹林预防呢?个现在粗存在着争议,最关键需要具体评估。
1、50-69岁,未来10年心脑血管病风险≥10%,建议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
2、<50岁和≥70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的证据不足。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啥意思呢?
1、 70岁以上的人,没有任何心脑血管病,并不推荐70岁以上的人服用阿司匹林。
2、 70岁以上的人,如果之前就有服用阿司匹林的适应征,而且已经在服用阿司匹林,那么,就应该继续服用。
3、70岁以上的人,如果已经有了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的禁忌症,那么都应该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复发,70岁以上也一样。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你是中老年人长期服阿司匹林,服阿司匹林主要预防发生冠心病,血黏度高,血管粥样斑块,脑梗,脑溢血,然而不是这样说;我吃了阿司匹林我可以大吃大喝,大鱼大肉这是严重错误不能这样做。你吃阿司匹林每天吃一粒就可以了,多吃会对胃黏膜产生伤害。你自己决定。
小剂量肠溶阿斯匹林75至1OO毫克每天一片,是临床用于心脑血管病人防止心脑血管梗塞的常用药物,它可以抑制血小板话化形成血栓。阿斯匹林原先是一种非甾体类止痛消炎药,作短期消炎止痛。用于防止急性心脑梗塞是老药新用。但阿斯匹林有促进溃疡出血的副作用,因此有口腔牙龈消化道溃疡包括痔疮等出血性疾病的人要慎用,最好消除出血***症后才能使用,一旦发现出血必须暂停服用阿斯匹林。目前国内销售的是拜耳1OO毫克完全肠溶阿斯匹林,国内正在准备生产75毫克剂量肠溶片,美国市场销售的81毫克同类肠溶片,減小一点剂量对防止血栓效果相似,但副作用更小更安全。
准确的来说,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类的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酸痛及痛经效果较好,亦用于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治疗风湿痛等。近些年的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所以在临床上扩大了使用的适应症,从目前的研究资料显示,阿司匹林对以下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1、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2、预防心肌梗死复发3、中风的二级预防4、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5、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6、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
但也不是所用的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疾病,毕竟是药物会有一定不良反应,例如;
有胃溃疡或严重胃病患者,因为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一定的损伤,可能会导致胃出血一类的并发症。
所以最好经过医生的评估,是否适合服用阿司匹林来起到预防作用,以及服用量的指导,切不可在没有规范的指导下,随便服用。
老年人疾病缠身,特别是70岁的老年人,有人说岁数大了都是“老年病”,你怎么看?
大家好,我是东北秋枫,我的回答是:老年人疾病缠身,特别是70岁的老年人,有人说岁数大了,都是老年病,我不认为到了70岁就都疾病缠身,这不是绝对的。
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国人民健康意识都很强,跳广场舞、唱歌、做健身操、散步等,健身项目五花八门,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也在提高,所以,现在70岁的人和过去比,已经不算老态龙钟了。
二、人到了70岁是都有点老年病,但是现在[_a***_]这么发达,吃点药、打***,一般都和健康人差不多,有个别人是疾病缠身的,但不限于70岁,有的人没有健康意识,不注意饮食、不运动、不保养,还很年轻就已经疾病缠身了。
三、我们健身会馆里,70—80之间还在游泳的不在少数,身体都很健康,因为,她们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身体的许多疾病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改善,甚至有些疾病通过锻炼还能痊愈。
综上所述,现在,对70来岁的人来说,谈不上疾病缠身的老年人,如果不加强锻炼,好好保养身体,年轻一点也会疾病缠身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健康意识,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疾病才不会缠身,我就回答到这里,祝您健康快乐!
我是72岁独巢老人,我的感觉是:心态和精神面貌是决定一个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基本“支柱”。我65岁时天天照应90岁病中的老母亲,连续照应护理了19个月后老母亲去世。由于长年疲劳和情绪不好心脏出现早搏和漏博症状,有时还出现房颤。68岁时我爱妻又因病去世,接连的打击我身体逐渐走下坡路,出现心绞痛,颈动脉斑块又造成2次在锻炼身体时突然休克。心脏3根冠状动脉右边一根堵塞另2根畅通。我基本没有什么治疗随它去,仍然强行保持每天出门散步10公里和其它简单锻炼。妻子去世后头3年里每年都遇到一次“灾难性死神”都是致命的,不能理解的是我仍然活了下来。妻子去世已5年了从第4年开始我从连续的悲痛中逐渐真正“跳”了出来,扶正了“心态”改变了原来的精神面貌开始走向正常的生活里程。有一条妻子生前买的宠物狗陪伴,继续每天牵着宠物狗10公里散步,早晨做10分钟体操,下午还玩10分钟单杠(人体打浪和引体向上),自家院子里种花、种菜、养少量鸽子和画眉鸟。朋友!现在我身体逐渐向好的方向进展,原来出现心脏病的那些“现象症状”现在已基本全都消除了。上个星期老年人体检所有检查项目全部合格,我身高170公分,体重120斤(平时体重上下走动误差不会超过1公斤),除老花眼外视力仍然保持着年轻时期的视力。现在能走、能跑、能跳,我现在心态和精神面貌都逐渐走向正轨了,生活也很有规律。所以“心态”和“精神面貌”显得真是不可思议的十分重要!供老年人们参考!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就是七十多岁,所以,七十岁老人疾病缠身是正常的,并且,平时看来身体很好的老年人,到了七十多岁,病来的时候,也会很快,用河南话说就是:说不中就不中了。
我父母都是农民,一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身体一直很好,我母亲七十三岁的时候,患上了心脑血管病,她原来好跑着玩,有病了还是到处跑,所以就经常摔跟头。那时,她在农村,医疗条件也不好,家人也就是拿些药让她在家吃。她的病越来越严重,最后,她就瘫痪在床了,半年后去世。去世的时候七十四周岁,虚岁七十五。
我父亲原来是队里最有劲的劳动力,六十多岁的时候,他还像年轻人一样干重体力活。后来,有一次我回老家,我侄子说“我爷从我家回到他自己家就得歇几次”,我很惊讶,我父亲才刚刚七十二岁,原来身体那么好,怎么突然就不行了呢。从我侄子家到我家才几百米远他怎么都走不了了?他七十三周岁去世,虚岁才七十四。我父亲去世,我们都不知道他患的是什么病。
我有两个哥哥,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身体很好。大哥也是七十五岁去世的,他也是在七十二岁的时候得的脑梗,头两年还能够自己走路,最后半年也是卧床不起。我二哥今年七十三岁周岁,前年患了脑梗,现在,基本不能走路,经常摔倒。
年龄不饶人。人到了七十多岁,各种疾病就会不请自来,一般来说,家族遗传病最可怕。我母亲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我两个哥哥和她一样,我现在血压也开始高了。
年轻身体好能干的时候就干,保持良好的心态,该吃就吃该玩就玩。老了,病了,也要用平常心面对,毕竟,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是谁也躲不过的,怕也没有用,勇敢面对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老年疾病预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老年疾病预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10948.html发布于 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