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后要做几次康复治疗,产后要做几次康复治疗呢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产后要做几次康复治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产后要做几次康复治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妈妈别错过产后康复的黄金期,女性的第二次生命,如何完美“蜕变”呢?
头胎,一直觉得自己体质挺好,所以一心一意坐等娃发动顺产,结果坐等右等,等到41周+3也没有动静,当天去医院检查完b超后医生安排入院,记得当时娃的双顶径为96mm,体重估计7斤左右。
床位只能等到下午2点后办理相关手续,而且只有三人间,唉事实证明良好的生育环境真的太影响心情了,真的要被吵死了。医生边问边在电脑表录入我和老公的相关信息,加上各种签字,整整花费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医生带我去做了个内检,那酸爽,结果宫颈口连合格线都达不到,当时真的还有点失落,收拾收拾东西就在病床上睡着了,老公在一边支了个小床,两个小可怜就这样在陌生的城市期盼着一个小生命的来临。
第二天,医生一早询问我个人意愿,我还是坚持顺产,于是通知我检测白带,等结果出来后一切正常就拉我去做水囊了,那个过程我已经发了一个帖子了,放入扩阴器时简直疼到爆炸,然后就回病房等着了,结果没用。接着就是两天的催产针,四瓶,除了出了点褐色分泌物,有点不规律宫缩,其余都是白扯。 熬到六一这天,实在坚持不住了,怕小孩缺氧,检查还有脐带绕颈一周,速速决定剖,约了中午12点的手术,等到12点半被推进手术室,13点44,我的大胖儿子—8斤1两终于平安来到这个世界,庆幸即使选择了剖腹,不然小孩这么大根本生不下来,顺转剖更受罪。
产后及时收腹,很多宝妈认为,产后肚子会自然恢复。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产后如果缺乏锻炼,会出现子宫下垂的情况,肚子看起来会鼓鼓的,***也会看起来很大,这情况对于刚生产完的妈妈而言,一定不陌生。 甚至还有好多,宝宝都六七个月了,看上去仍旧像怀孕5个月的样子,束缚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收缩腹部,防止内脏下垂,预防妇女病。之前在圈里逛的时候,关注过一个宝妈,好像她那有一种带有什么特殊功能的束覆套装。 很多宝妈说产后用了效果不错,我那会还以为是忽悠人的呢,因为关注过她的号,我很快就找到了这个宝妈,二话不说,。关键是这个束覆套装用了后,简直神器好不好,第一,体型马上就改观了,束覆塑型嘛,肚子上松垮的赘肉用了神器后就马上不见了,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一个月下来,真是一点都不夸张,竟然廋了15 斤多,这下我才明白圈里为什么那么多宝妈说产后要用这个神器了!!! 哈哈,而且神器穿上很舒服,很方便,没有缠纱布那么麻烦,喂奶抱孩子都方便,高腰的,而且最开心的是,神器用了两个多月后,我的体重降下来了35斤,真是天下掉下来的林妹妹呀!其实减肥真的不是每个人能承受的,既然我是凡人,我想我也受不了减肥带来的痛苦,但是天天大路通罗马,这不,也到达了自己想要的目标!
你真的了解产后康复是什么吗?
产后恢复的本质不仅是体重恢复,内脏功能、体能、运动能力、生殖能力、性能力,都恢复到孕前最好状态,才是真正的产后恢复哦。 产后康复五大指标
一、骨盆恢复
怀孕后,身体分泌催产激素,使骨盆关节变得柔软,让分娩变得容易。十月怀胎,骨盆变宽、变形、髋关节位移,很多妈妈都变成了“大***”骨架。
二、腹直肌分离恢复
在妊娠期间,由于激素的作用,腹白线松弛,连接力量下降;同时,由于***内逐渐长大的胎儿撑起腹壁,使之承受的压力日渐增大。导致腹壁张力很快超过腹白线的弹性极限,结果左右两边的腹直肌(上图红色部分)被迫分开,形成腹直肌分离。
妈妈们都知道在产后一到两个月,身体就会恢复正常。但是骨盆的状态并不会自动恢复到产前的状态,需要产后的保养护理和锻炼。在3个月内对骨盆进行收紧是最理想的。因为韧带恢复到原来的坚硬程度也需要3个月。
产后42天是矫正恢复骨盆最佳时机。无论顺产、剖腹产都需要至专业的产后恢复中心恢复骨盆,以防止身材变形及妇科疾患,一般产后三个月就可恢复,也有些妈妈需要一直调理至六个月,恢复时间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呢。
③ 合理运动帮助恢复
产后的产褥期不可长时间坐卧,应尽早下地适当锻炼,更有利于骨盆的恢复,也不容易导致***下垂。而产后多汗,尤其是运动的时候,妈妈需要记得多备几套换洗的月子服,及时更换不容易生病
产后修复什么时候做最好?
产后修复建议在产后42天以后就可以操作,越早做恢复越好,尤其是有严重的盆底功能损伤,需要及时通过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如果持续加重,可能会引起脏器脱垂,避开月经期进行,尤其是阴道哑铃等,以免导致宫内感染,坚持治疗通常会有效果。
产后修复什么时候做最好?
产后修复建议在产后42天以后就可以操作,越早做恢复越好,尤其是有严重的盆底功能损伤,需要及时通过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如果持续加重,可能会引起脏器脱垂,避开月经期进行,尤其是***哑铃等,以免导致宫内感染,坚持治疗通常会有效果。
产后恢复需要做什么锻炼吗?
一、心理恢复
产后抑郁这个词我们已经越来越不陌生了,10个妈妈中有3-5个都或多或少得承受者产后抑郁的折磨,脾气变得暴躁、担忧多虑、患得患失。这种心理的疾病往往比产后身体上的损伤给人打击更大。在我接触的许多产后妈妈中,由于家庭中多了一个小朋友,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其实有很大的比例都需要或多或少心理帮助。有时候仅仅是倾听一下妈妈们说的话,她们都会感觉症状
二、盆底肌功能障碍训练
盆底肌功能障碍产生的危害
1.造成腰背部[_a***_]负担 盆底肌的功能障碍会导致腹压的异常改变,重力线前移,腰椎前突而腰背部的受力越来越大,肌肉也越来越紧张。
2.压力性尿失禁 由于盆底肌的松弛,膀胱颈的位置相对下降,容易出现在大笑、咳嗽、打喷嚏、提重物时有漏尿发生,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社交和个人形象。
3.容易继发感染发生 由于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粘膜变薄,可能会使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发生感染的机会增加
训练方法:凯格尔运动
保持腰部紧贴于地面,吸气提肛,持续3-5秒,呼气放松,每组重复5-10次,每天10-15组。注意避免大腿内收肌和腹部、臀部的过度发力。具体教程可以参考G动APP哦~
动态背桥训练
1.不能一直卧床不起的休息,要适量的运动,稍微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来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和糖分。
2.亲子哺乳。亲自哺乳的产妇能够较早的恢复身材,能够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率。
3.可以用绑腹带,剖腹产视自己的情况而定,顺产的话可以在产后7天开始慢慢使用收腹带,开始时间短,慢慢增加时间,收腹带选择材质柔软、透气性强的产品。不能长期使用收腹带,要通过做产后操等活动来增加锻炼。
4.产后健身操。比如简单的头颈运动、肩部运动、上肢伸展运动。
腰部运动,如第一张图所示。背部和下肢屈伸运动,不带宝宝也可以做,如图2所示。42天以后,基本身体已经恢复,就可以做各种运动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产后修复腹直肌、盆底肌注意事项 亲测纯科普!!!!!!!! 大家都码住!!!!!!!
生完几个月了还像怀孕五个月的!身为瑜伽老师为我的懒惰而感到羞耻做了些功课开练三个月的变化如图1(请忽略肚脐眼子)首先妈妈们不要看到一些生完立马恢复好那种就焦虑起来,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不要比,妈妈们都是仙女啊
产后肚子大不完全是因为胖,还跟腹肌分离有关,自测我分离两指,经过两三月修复到一指肚脐变小。
产后修复42天至1年内是盆底修复最佳时机,半年内是肌肉恢复的黄金时期,效果会好,但是也不要盲目锻炼,一定要遵循科学的锻炼方案,可以在手机上下个G动做凯格尔运动,按照匹配的方案早中晚三次坚持打卡锻炼,修复盆底肌松弛,改善产后漏尿、膨出等产伤问题,如果时间错过了也别急只要开始就有效果。
都知道腹直肌分离要练习!有勤奋的妈妈就开始努力练习仰卧起坐、卷腹之类的运动。结果练一段时间后,腹肌分离更厉害了!
讲锻炼方法,就得先避开误区,因为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这样的锻炼,只能锻炼到表层的腹直肌。而且仰卧起坐用力的时候腹直肌被往两侧拽,越拽分得越开。直接锻炼腹直肌无效,而是应该锻炼最深层的肌肉——腹横肌
腹肌分离可能出现在肚脐上部下部或者全部分开,还有不同的宽度和深度我们在家里可以按以下方法检查:
* 仰卧,膝盖弯曲,双脚平放在地板或床上。
* 将手掌放到腹部肚脐正下方或正上方的腹中线上。
* 抬头收下巴,上半身使劲起身,眼睛看肚子。这时候腹肌用力,肚皮会紧绷变硬,用手指尖按压肌肉边缘,感受皮下那个“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产后要做几次康复治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产后要做几次康复治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19291.html发布于 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