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髓损伤骨质疏松康复治疗,脊髓损伤骨质疏松康复治疗方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脊髓损伤骨质疏松康复治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脊髓损伤骨质疏松康复治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脊髓损伤应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康复的意义不仅在肢体上,更是在于患者功能改善及提升,康复治疗师除了关注患者的功能障碍以外,同时关注相关疾病发展及预后情况,最大限度使患者回归家庭。
根据脊髓损伤平面的不同,有不同治疗目标,不同的***转移方法。
1、颈4及颈4以上完全性损伤:只能依靠被动转移技术完成***转移。
2、颈5完全性损伤:患者不能独立完成翻身、坐起、从床到轮椅等各项转移活动,但可在***下完成上述活动,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
3、颈6完全性损伤:患者部分能自理,可训练其床上翻身,利用上肢屈肘勾住系于头上方的吊环可以坐起。
4、颈7完全性损伤:患者基本能自理,在床上能独立完成翻身,坐起和移动轮椅上基本能独立。
5、颈8~胸2:患者生活基本上能自理。
6、胸3以下完全性损伤:生活能自理,能较容易地完成床上翻身,坐起,床椅转移等活动。
脊髓损伤后的康复是很有必要的。脊髓损伤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失水平以下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早期的救治以及后期的康复治疗,直接影响到后期患者的生活状况和生存质量。
综述脊髓损伤的早期救治,以及后期的康复治疗都是相当的重要。
谢邀。
急性期(病情稳定后即可以开始),急性期康复锻炼主要包括:防止并发症,对残存肌力和损伤平面以上肢体进行肌肉力量和肌耐力锻炼。
完全性脊髓损伤:改善残存肌肉功能,关节活动度锻炼,掌握***器具的使用。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改善麻痹肌的功能,减轻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度锻炼和保护,呼吸功能训练及排痰训练和二便功能训练。
恢复期:肌肉力量锻炼,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和生活能力的训练。
谢邀,建议患者可以参考以下四种脊髓损伤康复训练方法:
1、肌力训练: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训练的重点有所不同。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肌力训练的重点是上肢肌肉,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残留肌肉要一并训练。
肌力3级的肌肉可以***用主动运动;肌力2级时可以***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肌力1级和0级时只有***用功能性电***的方式进行训练。肌力训练的目标是使肌力达到3级以上。脊髓损伤患者为了应用轮椅、拐或助行器,在卧床、坐位时均要重视锻炼肩带肌力,包括上肢支撑力训练、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训练和握力训练。
2、垫上训练:在治疗垫上可进行翻身训练和牵伸训练。主要牵伸下肢的腘绳肌、内收肌和跟腱。此外,还可进行垫上移动训练和手膝位负重及移行训练。
3、坐位训练:此种训练在垫上或床上进行均可。坐位可分为长坐位(膝关节伸直)和端坐位,膝关节屈曲90°。进行坐位训练前患者的躯干需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或肌力,双侧下肢各关节活动范围,特别是双侧髋关节活动范围需接近正常。坐位训练可分别在长坐位和端坐位两种姿势下进行。坐位训练还包括坐位静态平衡训练,及躯干向前、后、左、右侧以及旋转活动时的动态平衡训练。
4、转移训练:转移是脊髓损伤患者必需具备的技能,包括帮助转移和独立转移。转移训练包括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轮椅与坐便器之间的转移、轮椅与汽车之间的转移以及轮椅与地之间的转移等。在转移训练时可以借助一些***器具,例如滑板。
WKYY:
脊髓损伤的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后应及早进行功能锻炼。脊髓损伤伴随着神经系统功能下降,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活动度因瘫痪日久而逐渐下降。越早开始进行功能锻炼越容易恢复,越晚开始则功能恢复所需的时间越长。
早期:发病6~8周内,应以预防褥疮、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同时结合主动和被动运动维持身体的关节活动度,根据情况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中后期:发病8~12周,应以训练姿势控制和平衡能力(如坐位平衡、站立平衡)为主,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进行步行训练(如四点步、摆至步和摆过步等)。
上面所说的仅仅是脊髓损伤在康复训练时的主要内容,具体的操作方法这里不一一说明,因为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在康复过程中会不断地根据进展进行调整,不是一概而论的。
腰椎L1、L2的骨质疏松有什么症状?
骨质疏松是成骨细胞合成骨质减少,钙和磷沉积较少,组织学也就是显微镜下可看到骨小梁变窄、变薄、中断等,主要是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承力减少。
骨质疏松本身不可怕,但是可怕的是由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危险。骨折发生部位不同危险程度不同。发生在下肢可导致行走不能,发生在脊柱,运气好只是压缩性骨折没有移位,运气不好可压迫脊髓导致截瘫。
主要是腰背痛比较多见,主要是因为骨小梁的破坏、消失和估摸下骨皮质吸收都会引起疼痛。主要是难以指出具体部位的疼痛,疼痛程度和骨质疏松程度相关,严重的剧痛,轻的是酸痛。
腰椎L1/L2骨质疏松就是这种疼痛,但是骨质疏松是全身性疾病,如果发生骨质疏松肯定不止腰椎有骨质疏松。
肌肉劳损性疼痛
骨质疏松后骨的负载能力减退,各种活动会过多的依赖肌肉,容易产生肌肉过度劳损,从而诱发或者加重疼痛
长骨缩短、驼背
脊椎椎体由骨松质组成,且负重比较大,尤其是在胸腰椎容易受压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年龄增大,骨质疏松越严重,驼背也越严重。
骨折
1,首先说L1,L2椎体骨质疏松是个不太规范的说法。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的问题,不论是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还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通常做中轴骨的骨密度检查会发现整个脊柱,以及髋部的骨密度都是同步下降的。
2,发生了骨质疏松症以后,主要的症状是腰背疼痛,负重大关节疼痛,身高下降,驼背畸形等几个方面。
3,如果是L1,L2椎体发生了骨质疏松性骨折,那么主要的症状是腰痛。并且腰痛并不局限在L1-2这个位置,更多的是表现在下腰部。躺着不动不痛,但是翻身活动,以及坐着站着都会疼痛明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脊髓损伤骨质疏松康复治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脊髓损伤骨质疏松康复治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28750.html发布于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