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的关系

cysgjj 2024-06-07 46
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的关系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马铃薯早疫病、发病症状、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马铃薯早疫病、发病症状、有哪些预防措施?

马铃薯疫病发病症状、有哪些预防措施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一4毫米,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饱子梗及分生饱子,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致一片枯黄。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棉状干腐。该病近年呈上升趋势,其为害有的不亚于晚疫病。

(1)选用早熟耐病品种,适当提早收获。

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增施有机肥,推行配方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3)选地:选择在土壤肥沃、地势高的地方种植

预防用药:

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预期发病时,***用奥力克——霜贝尔500倍液喷施或***用霜贝尔30ml+金贝4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治疗用药:

1、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及严重病枝,然后根据作物该时期并发病害情况,***用霜贝尔50ml+金贝40ml或霜贝尔50ml+霉止30ml或霜贝尔50ml+青枯立克30ml,兑水15公斤, 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发病较重时,清除中心病株、病叶等,及时***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


马铃薯早疫病是一种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为害马铃薯的叶片、叶柄及块茎组织,可影响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在生产上,我们应***取综合的措施进行科学防治。

上图:马铃薯早疫病病斑具有轮纹

马铃薯早疫病一般见于苗期和成株期发病,危害组织主要是马铃薯的叶片、叶柄及块茎组织。

上图:马铃薯早疫病病薯

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的形态,寄生于种薯带菌或植株病残体内进行越冬,待条件适宜,就可以初侵染植株,开始发病并发展、蔓延,可借助大风、降雨及农事活动进行多次侵染。植株相对湿度大于百分之八十,气温在25-28℃时,田间生长较弱的植株容易感染而发病。

上图:叶片发病初期

上图:马铃薯薯块发病

对于马铃薯早疫病的预防措施,主要以农业的预防措施为主,并辅之以药物防治措施,可对该病害起到有效地防治。

需要小编特别指出的是,对于马铃薯早疫病与晚疫病二者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很多薯农在生产上并不能做到有效分辨,这也给病害的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了帮助广大薯农在实际生产中能对这两种病害做到准确辨别并及时防治,小编特别总结出了马铃薯早疫病与晚疫病症状辨别图表,以便为大家的实际生产作为指导。请看下图:

对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及防治,可参看小编之前写的一篇文章《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症状、有哪些预防措施?》链接地址→***://toutiao***/group/6829603194042056***4/?iid=0&***=news_article。

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热爱农村生活喜欢农村的寂静。我热爱农村 ,热爱生活,喜欢我们村里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着很丰富的种植和养殖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我希望把我在农村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早疫病的防治是关键。早疫病主要为害叶片,亦可侵害块茎。初发病时,叶片上产生一些零星的褐色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呈不规则形,上面有同心轮纹。病斑周围有狭窄的退色环晕。发病严重时,植株的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干枯脱落,只有顶部少数几片叶子仍保持绿色。

一、传播途径及发病规律:

本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随病残组织在土中越冬,也可在薯块的病斑上越冬。分生孢子可以长期存活,借风雨传播,在寄主生长期间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高温对早疫病菌的侵染有利;退化、衰弱的植株下部老叶易发病;瘠薄和缺肥的地块发病重。

二、防治方法

1.选种:选种早熟耐病品种,用新高脂膜进行浸种,浸种后捞出晾干即可下种。可保温、保湿、吸胀,提高***发芽率,使幼苗健壮。驱避地下虫害,隔离病毒感染。

2.选地:选择在土壤肥沃、地势高的地方种植。

3.施肥:增施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症状学与疾病预防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29668.html发布于 2024-06-07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