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报告,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报告制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报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报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夏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突发?
导读:夏季是心血管病的又一个高发期,由于夏季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同时由于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此外,夏季过热的天气有很多人容易把空调开得很低,这样室内外的温差很大,那么这样容易导致我们的血管神经调节能力就差了,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发作。
1.夏季易丢钾钠 应适时补充:进入酷暑,稍微动一动就汗流浃背,急需补水。夏季不能跟平时一样渴了才喝水,而应主动补水,夏天出汗多,光补水还远远不够。因为随着汗液流失的不仅是体内的水分,还有钠盐;维持电解质正常,可以在白开水中加点盐。平时吃饭要清淡,但夏季可以适当在菜里多放点盐,另外应多吃些含钾的水果如橘子等,以保持钠、钾的平衡;2.避免温差过大 夏天室外热,房间里空调凉,冷饮多,这种反复由热到冷,由冷到热的环境变化,对心血管患者是极其不利的。心血管疾病与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另外,因为开空调使房间密闭,空气流通不畅,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3.血压平稳不能减药:高血压与心脏病是双胞胎。夏天温度高,血管一定程度扩张,使血压平稳,一些高血压患者看到血压平稳就自行停药,等天凉了再吃。这是完全错误的。高血压是需终身服药治疗的疾病,治疗是连续的。夏季,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量,但绝不能停药,给秋冬的治疗带来不利影响。4.调节饮食膳食要“好色”:心脑血管病患者在夏季膳食问题上一定要“好色”,如***蔬菜(胡萝卜、红薯、西红柿等,富含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或绿叶蔬菜,能减轻动脉硬化。同时吃适量的白色食品(燕麦粉、燕麦片等)和黑色食品(黑木耳等),对降低血黏度、胆固醇有明显效果。饮食要做到荤素菜合理搭配、多吃蔬菜、多喝水、少吃多餐,饮食清淡。5.心态平衡生活规律充足睡眠:“心静危险少”,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夏季生活要有规律,由于昼长夜短,晚上睡眠不好的人,最好能进行午休,保证充足的休息和健康的生活行为。心脑血管病患者避免参加炒股、搓***等***性较强的活动。
夏季天气太热,中枢神经变得异常兴奋,部分人可出现烦躁不安和情绪易激动,从而升高血压,另外皮肤和呼吸道中水分蒸发和排出速度快,再加上大量出汗会丧失太多水分,没有及时补充,可引起血液粘稠,减慢血液流通,易形成血栓,从而诱发中风心肌梗死、脑血栓或心绞痛。
1、不能擅自停药
一般进入夏季后血压比平时有所降低,但不能自行停药或减药,这会使得血压波动过大而危及生命。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好降压药。
2、保持适度运动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保持科学规律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或游泳等,但不能做剧烈运动。运动时间需避开12:00~2:00之间。
3、多喝水
夏季出汗多,体内水分丧失增多,没有及时补充可引起血液粘稠,减慢血液流速,易形成血栓,从而诱发缺血性中风和脑血栓等。另外流汗太多也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平时多喝糖水或淡盐水,喝水时***取少量多次原则,每次喝200毫升即可,一次性喝太多或喝水速度过快会增加心脏负担。
4、不能贪凉
炎热天气很多人会长期待在空调房中,确实很惬意,但不利于心脑血管患者。空调温度需在27~28℃之间,不能低于20℃。根据室外温度变化调整好室内温度,室内外温差不能超过5℃,避免吃冷食冷饮。
5、保持规律作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报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报告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33231.html发布于 202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