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中老年人立夏中医养生保健,老年人夏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cysgjj 2024-06-27 69
中老年人立夏中医养生保健,老年人夏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老年人立夏中医养生保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老年人立夏中医养生保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立夏在饮食方面如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老年人立夏中医养生保健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老年人立夏中医养生保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立夏在饮食方面如何养生?要注意哪些事项?
  2. 立秋后该怎么养生?

立夏在饮食方面如何养生?要注意哪些事项?

立夏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夏天已“接力棒”在手了,此后气温逐渐升高。关于“立夏”的话题,我已回答了几个,再多一个又何妨——

传统中医提倡,立夏之后应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脑血管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要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的“一顺百顺、一通俱通”密不可分。夏天的细菌病毒、虫叮蚊咬同样令人“感冒”,稍不注意有可能腹泻疾病、满身瘙痒……那么,立夏时如何才能够正确的饮食养生呢?下面一起来探讨吧——

中老年人立夏中医养生保健,老年人夏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1、多补充营养。酷热天气,一些疾病也常随高温潜入,同时因出汗多,体内水分缺失严重,脾胃消化功能相对来说也会变弱,摄入的营养大减,故适宜多吃清淡稀食以利于更多营养摄入。如:多补充维生素,像西红柿、杨梅等新鲜蔬菜水果;注意补充钾,多吃豆制品和香菇等;不断补充蛋白质:像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鱼等。

2、饮食宜清热解毒。多食用清热利湿的食物,比如西瓜、苦瓜、黄瓜、西红柿、绿豆等,它们有较好的清热消暑作用。夏天身体出汗比较严重,身体水分流失也比较快,多吃水果补水不仅能够补充水分,并且还可以排出体内毒素,还有金银花茶、薄荷茶、蒲公英茶等,都具有利尿的功效

3、滋阴润肺不可少。我首推“莲子红枣银耳汤(羹)”,建议大家都来煲一煲,因为这个汤或羹的功效可多着呢。原材料又简单:银耳、莲子、红枣、冰糖。莲子清热解毒,红枣补血,这些大家耳熟能详了。银耳每百克含蛋白质5.0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79克,热量341千卡,钙380毫克,磷250毫克,铁30.4毫克。此外,还内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银耳多糖等成份——养生学家认为其滋阴润肺的用处可与燕窝媲美,这可能有点夸张,但的银耳价廉物美是不争的事实!

中老年人立夏中医养生保健,老年人夏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温馨贴士:立夏后天气渐炎,人身上的湿气却会较重,养生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心脏、除体内湿气。平时多喝白开水,多吃利尿的食物。夏季人体消化系统弱,其实要避免吃太寒凉的食物(尤其中老年人、妇女儿童)。炎热的夏季利用得好,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上述“清火稀食”其实是倡导多喝粥(推荐我常做的一款“小米绿豆玉米冰糖粥”,做法简单,光听名字,估计***都会)切莫一会一瓶冰镇矿缺水、一会一瓶冰镇啤酒,这可能会把毛病积攒下来,到时悔之晚矣。

如今流行一种说法,叫“冬病夏治”,有友友一听这名,就心知肚明。对,其实这也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中医的理论认为,“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我近期听得、做得较多的是:在夏天利用穴位药物敷贴等手段治疗冬天易发的虚寒性疾病的传统特色疗法。如艾灸(悬灸)、针灸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熏洗(蒸)等多种外治法。

各位看官,您还有什么好招,亮出来分享分享吧。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畅所欲言,谢谢!

中老年人立夏中医养生保健,老年人夏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述插图均来自网络,但已略作改动)

立秋后该怎么养生?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立秋,意味着秋天伊始,暑去凉来。但实际情况是:过了立秋,大家依然觉得很热。

其实,四季更替,从来都是起于毫末,而不是在匆匆数天间,便彻底换了门庭。

古有“一叶知秋”的说法。实际上,一叶知秋,观的是趋势,并不代表暑气就此终结。

就拿三伏天的算法来说,立秋后尚有一伏,出伏后,还有“秋老虎”。

总的来说,立秋后有炙热也有清冷,两者纠缠反复。

因此,立秋养生,重点要留意以下3点:

1. 预防阴暑

立秋是一年中,气候由热转冷的一个重要节点。

对于我们的身体,当然也需要顺应天时,做出相应的举措,才能叫体格更加健康

随便举几个例子:

1.健康的饮食习惯

秋天从中医角度看,应该以滋阴润肺为主。

比如多吃一些类似冰糖雪梨粥,莲子银耳粥这样的温和,有比较润肺的食物。

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对于辛辣的食物要有所控制

2.当心秋乏的来临

秋乏这个事情,在科学上讲,是一种体能代偿。

因为在夏天人体会自然挥发掉大量的能量。

8月7日将迎来立秋,立秋是秋季里的第一个节气,但此时仍处于三伏天中,天气以燥热为主。对此,石家庄市中医院东院区脾胃科副主任中医师刘金里表示,此时养生,从秋令和四季养生角度看,当重视精神调养,内心宁静与神志安和;注意起居调养,顺应阳气收敛和适度舒展;饮食方面,以清淡饮食、滋阴润燥为宜;同时注意防范秋季常见疾病。

起居:重视起居调养,保持充足睡眠

刘金里表示,立秋后,起居调养方面,当“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顺应阳气收敛,却又不是太过,使肺气得以舒展。且季节变换之期,当随冷热变化,适度调整衣着,以利机体适应气候变化,方得以避免受凉感冒。

“春困秋乏夏打盹”,立秋后不仅仅是困,还让人觉得浑身乏力提不起劲。刘金里提醒,入秋之后不少人午休少了,加之工作[_a***_]压力大,易熬夜,睡眠时间也就随之减少。人困乏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睡眠。大家应避免秋乏的现象出现,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锻炼的时候要循序渐进。

精神:注重精神调养,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气定则神闲,神闲则性静。”秋季五脏归属为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的耐受性下降,易生烦躁悲忧之情绪。秋季人们既有收获的喜悦,也难免触景生情,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失落感。因此,在进行精神调养时,要坚持内心平静,神志安宁。

刘金里表示,收敛神气,才能养气。有时候,心神消耗的气血,比身体劳作更多,因此不要自己的心思太辛苦。在情志上要忌悲忧伤感,遇伤感事则主动排解,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不妨多去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登山、旅游等,以消解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

饮食:宜清淡饮食、滋阴润燥

立秋时节的饮食养生,如《饮膳正要》所言,“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因此入秋宜注意滋阴润燥,适当选食芝麻、糯米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老年人立夏中医养生保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老年人立夏中医养生保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34129.html发布于 2024-06-27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