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日常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常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常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预防脑血管疾病?
1、预防三高
高血压就是通过水银血压计或者更加方便的电子血压计,那么我们用不用降压呢,我专门解答过,关注我查看;
高血糖可以定期医院检查,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那就建议你买一个血糖检测仪规律性自行检测了!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的吗?
大多数疾病都是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引起的,脑血管疾病也不例外。因此有些因素是我们可以影响到的,也就是可以干预和预防的;而另一些因素是我们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影响的,那也就无法干预和预防了。
具体到脑血管病,无法干预或者预防的发病因素有:年龄,岁数越大的人越容易发病、性别,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发病;其他还有种族和遗传倾向等。
那些可以干预的因素有:高血压,血压每升高10个毫米汞柱,脑中风的发病风险增加35%;糖尿病,糖尿病增加了1-3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心房颤动,患有房颤的人更容易发生脑梗死;高血脂,甘油三脂每升高0.113个毫摩尔,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5.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下降1毫摩尔,血栓风险降低21%;肥胖,超重人***生缺血性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1.22倍、肥胖人群则增加1.64倍。
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吸烟,有人统计过,全面禁言后,因脑卒中住院的患者下降了14%;喝酒,经常喝酒的人应该减少喝酒的量,每天应少于1两白酒的量。其他不良生活方式还有:缺乏运动、高钠、低钾、高脂肪等不良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取不合理等。
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这些可以干预的因素上。如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基础疾病;不吸烟、不喝酒;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多参加体育运动,控制体重过快增长等。
这个要看是哪些危险因素了,不能直接说是可以预防的,比如其中不可控制的因素有遗传基因和年龄的增长,这个是无法改变的,能预防的那些危险因素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常见的危险因素。
可控因素包括,患者基础疾病情况,平时是否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房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疾病,如果有,那就对症下药吧,血压高了就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必要的时候配合降压治疗,其它疾病类似治疗(基础治疗加药物治疗)。
下图为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和病死率比较,可以看到城市的三项均<农村的三项。
平时加强锻炼,预防肥胖,保持开朗,放松心情,饮食清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类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等等。如果已经有脑梗死发生,那么需要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来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总之,要管住嘴,少吃烟、油和盐,迈开腿,多运动,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少熬夜,舒缓紧张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如果出现不舒服,建议及时就诊,时间就是生命。
答案是肯定的!!至于[_a***_]预防还是很有讲究的。
老百姓理解的脑血管疾病实际上指的是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一个是出血,一个是缺血,治疗方法刚好相反。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前者包括遗传,性别、年龄。后者包括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即三高),脑血管狭窄、房颤等。
研究表明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疾病本身都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除此之外,脑卒中的继发疾病也存在遗传因素的影响:比如烟雾病(易导致脑梗死)、颅内动脉瘤(易导致脑出血)。
冬天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体重超重。
饮食结构中,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饮食,避免低钙,低钾,低维生素和低纤维素的饮食。还有一方面,控制吸烟和喝酒。吸烟和不吸烟的发病率是不一样的,男性吸烟的发病率比不吸烟的高2.6倍,女性高1.45倍。
不主张喝咖啡。因为喝咖啡能使心率加快,甚至有些激素也会分泌增加,对血管也有收缩作用。
活动的时间应尽量避开高峰时间,尤其是早晨。早晨活动一个是血压高,另外好多病容易早晨发生,比如说脑出血,比如说心肌梗死,都是容易交感神经兴奋性高的时候,早晨发生。所以说在活动的时候,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合理运动。
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身体受冷空气***,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液流通受阻,使血液粘稠,从而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
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措施有:
1、每天摄入的能量必须与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把体重控制在标准体重范围内。如果超重或肥胖,不仅要适当减少热量摄入,还应该增加体力活动,加强能量消耗。
2、少吃或不吃含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猪皮、鱼子、蟹黄、全脂奶油、腊肠、巧克力、甜点心、水果糖及油炸食品、烧烤食物等。
3、主食注意粗细搭配,主食中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粗杂粮,如用梗米、玉米、黑米、薏米、燕麦、绿豆、红小豆、红薯等来替代精米、精面。
4、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每天吃500克左右的蔬菜,体积相当于5个网球大小,其中一半为深色蔬菜,每天蔬菜种类5种以上。经常吃海带、芹菜、黑木耳、香菇、大蒜等。
5、常吃适量的鱼类。多数鱼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的功能,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效果,如牡蛎、鲜贝、虾皮、海虾等。
6、饮食清淡,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食用油不超过25克。尽量不饮酒。
7、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冬季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而发病。
8、保持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常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常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36064.html发布于 2024-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