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免疫性疾病发展的建议,预防免疫性疾病发展的建议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预防免疫性疾病发展的建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预防免疫性疾病发展的建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养鸡该如何减轻免疫反应?
在给鸡群进行免疫时,有时会发生鸡免疫失败的情况,这样造成物力、人力的浪费,所以为了减少鸡免疫失败情况的发生,大家可以参考***用以下五个措施: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本地疫病流行特点、家禽的品种、日龄饲养管理条件及疫苗的种类、性质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
3、***取正确免疫操作方法。免疫质量疫苗接种操作方法直接关系到免疫效果。饮水免疫不得使用金属容器,饮水必须用蒸馏水或冷开水,水中不得有消毒剂。在饮水免疫前要适当限水,保证疫苗在一小时用完,要准备足够的饮水器以保证每只家禽都能饮用,气雾免疫不能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用连续注射器注射疫苗,注意剂量要定期校正,针头不能过粗。
4、做好消毒工作。良好的环境卫生质量是提高免疫接种效果的基本保证,家禽圈舍和所有用具应结合实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消毒。
5、做好抗应激工作。气温突变、高温暑热、疫苗接种、断喙操作等应激会引起鸡群免疫力下降。除了饲料中添加抗应激饲料添加剂外,最重要的是从饲养管理角度减少应激程度损害程度。从细节做起,做好每个管理环节,减少应激的发生、降低应激的损害程度。
养鸡如何避免免疫反应?就这个问题本人发表一下个人不同的看法!说起了鸡,这又让我想起了前几天有人问说,现在吃的东西为什么没有以前的香了?不知道有没有人去过肉食鸡养殖场,了解养鸡的过程,当你们看到了的时候还能有想吃鸡肉的欲望了吗?还能再提鸡肉好不好吃香不香吗?从小鸡雏能吃食儿开始,就给小鸡雏喂这个素,那个素,抗菌药,消炎药等等各种五花八门的药物都拌在饲料里,就等于鸡不是吃饲料长大的而是吃药物长大的。这样的鸡在生长过程中自身还能有免疫力吗?紧接着再给鸡打禽流感疫苗,百日咳疫苗,抗鸡瘟疫苗,抗病毒疫苗,就这些药物和针剂,别说一只小鸡,就是人也不可能受的了啊!能不出反应吗?都药物中毒了!一只小鸡崽儿从掉蛋壳到出栏最多不超过50天,大家想一想这是什么速度啊!就是用气吹还能快到哪去!到这里我只能说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的了小鸡免疫反应问题。那些胡诌八扯的专家们都哪去了?这怎么不给帮出出主意?
一、活苗免疫后常见的应激反应
甩头、流泪、打喷嚏、呼噜等症状。这种反应一般在免疫后第2-4天出现,再过5-6天反应较重,以后逐渐减轻;有时出现精神不振,***食减少,拉绿色粪便等现象。常常引起免疫反应的有法氏囊、新城疫、鸡痘等疫苗。有些活疫苗可以根据是否出现反应来确定免疫效果。如鸡痘疫苗接种3-4天后,接种部位可出现轻微肿胀,并出现***或红色的结痂,反应持续3-4天后减轻,14-21天结痂消失,出现此种反应说明接种成功;如果没有出现这种反应,应在5-7天后补种。此外球虫疫苗免疫后,个别鸡群拉红色粪便,可自行恢复。传喉冻干苗滴眼接种后,部分鸡群可出现轻度的眼炎;如果涂肛接种,则肛门粘膜发红,有炎症,说明免疫效果良好。
二、灭活苗的免疫反应
1.注射部位出现游离的肿块
寒冷季节出现的几率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在注射油苗前不进行预温,注射后容易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收缩,时间长了局部坏死,出现炎症,疫苗被包起来形成游离的肿块。这种情况疫苗吸收不良,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所以寒冷季节注射油苗前要预温,需达到20~30℃左右。
2.肿头、肿脸
注射油苗时注射部位太靠近头部或针头方向朝着头部时,常引起头部和脸部肿胀,严重者如猫头鹰状。切开肿胀部位有干酪样物和肉芽肿。鸡群精神较好,***食、饮水轻度下降,无死亡。—般5-7天可恢复,严重的持续2周后才能恢复。
3.硬脖
注射油苗时将油苗注射到颈部肌肉内,可造成颈部肿胀、变粗。病鸡表现***食下降,闭眼缩颈,排黄绿色稀粪,逐渐消瘦,死亡。由于颈部肌肉较少,神经和血管比较丰富,油苗注射到颈部肌肉中,易造成神经和血管坏死,就会引起硬脖。
4.瘫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预防免疫性疾病发展的建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预防免疫性疾病发展的建议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42264.html发布于 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