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精神疾病的十大误区,预防精神疾病的十大误区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预防精神疾病的十大误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预防精神疾病的十大误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国人比较排斥心理疾病,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呢?
谢谢悟空老师邀请,为何中国人会排斥心理疾病,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心理疾病为功用性疾病,也就是说,暂时没发现器质***变,不像体内长了个肿瘤好大了,这不正常这确实是病。因为传统观念太深,没有心理疾病的常识与治疗的意识,只认为身体不好要看医生心病没法看,有的甚至是认为被父母传染的,有的呢认为心理医生是非常可怕的误区,还有的是件病耻感,认为心理疾病的人一定是坏人会被亲人朋友歧视怕别人知道自己有心理病精神病,所以选择排斥心理治疗或者伪装自己。还有是由于父母的强势,不平等的,认为就是害羞,活着孩子就是不听话,不孝顺的道德***。心理疾病长期拖延不能及时得到治疗,是由各种原因造成。***如你对生活失去热情,什么事对你都提不起兴趣,不爱交际,怯场(过分害羞)自卑,感觉孤独无助,有尽早结束生命或***等现象,长达十天以上就是心理疾病了,需要尽快心理治疗。可以去正规***院,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如果不好意思进行咨询可以私信我或者关注我,我会帮助你正确面对给予你更好的建议和帮助。
这跟心理学在东西方发展的历史,还有人们不同的理念、思维方式有关。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现代科学的心理学建立是以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不过心理学在西方作为一个学科产生以后,发展非常的迅猛,而且社会的认同度非常的高。
这可能跟西方人的实证的思维方式有关。
中国的先贤们很早就有对心理现象的关注,但没有对心理学的系统的研究,更没有心理学的科学实验,中国人是讲究整体的,直观的一种认识方法。
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就各自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主张性善论;而荀子主张性恶论;世硕主张人是有善有恶的;告子则主张人性都是无善无恶的。——这些观点非常的重要,也相当有深度,但是对心理学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
可以说,中国的心理科学,是从民国时期从西方开始引进的,至今也没有发展得很好,所以百姓不认可,有了问题,大家宁愿去寺院烧香磕头、求神问卦。
尤为重要的是,东西方人对心理咨询的理念和认识不同。
西方人把心理咨询已经看成是一种普通的社会性的咨询,被人踩了脚不高兴,而又无从发作,都会去找心理医生或者咨询师。
其实这只是我们这个社会氛围里没有这个说法。换言之,我们不喜欢把心理问题当成是一种病。但是不管你接不接受,事实证明经常跟阔达的人交往,跟有有正能量的人谈话,跟幽默风趣的人相处。身心会赶到舒畅,人的内心自然而然就被净化。其实这就无形的疗好了我们心灵的创伤。
如果你经常跟心胸狭隘,话不投机,心里阴暗的人相处,你就会感觉人气血不畅,心生厌恶,脾气越来越差。
所以人必须时不时的整理自己的情绪,看些正能量的书籍或电影来净化心灵。
我曾患过抑陏症,不要怕丢脸不去治,此病病理反应领教过,不是一般的可怕而不被正确认知,光是因病而致神精官能失调就够受,感觉横身上下都有问题,消化系统医了个遍,钱花了几万都未彻底解决,结果看心理医生,开了百多圆的一周抗抑郁药,才服两、三天就好了。
首先,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并不处于领先地位,国民大多数也只是关心物质生活的水平,还没有意识的关注精神层面的问题。其次,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也处于发展阶段,国人对心理疾病这个概念存有误解,仅仅是简单的认为心理疾病只是***,抑郁症等精神类的疾病。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浅薄。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时代的进步,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22部委,10部委文件的发布,国家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文化,国民对心理健康这一方面有了认知,也逐渐的对精神层面的问题更多的关注。当今的时代,是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家不仅要保证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要重视国民心理健康的状况。小到中小学生,大到老年人,每一年龄段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一样。随着国民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心理咨询行业兴了起来。心悦灵心理相信,我国在心理健康这一行业中需要走的路很长,也很坎坷,但一定会走的很成功.
关于精神分裂的病因你们看看对吗?
感谢邀请,虽然不清楚你提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但我也不否认你的观点,因为毕竟现在对于精神分裂症没有明确的病因解释,科学界也都在积极的研究之中,不过根据我所学的知识和在临床精神科工作多年,我可以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精神分裂症年发病率为0.07‰~0.14‰ ,人群患病率为1%;男、女发病无差异 ,发病年龄:男性15-25岁,女性25-35岁,而遗传率占80%左右。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遗传因素:在家系研究中发现:与病人血缘关系愈近,患病率愈高,精神分裂症的一级亲属的终身患病率为10%,为一般群体患病率10倍;表现为显著家族聚集倾向;双生子研究中:MZ(同卵双生)同病率为DZ(异卵双生)的3-6倍,其遗传度约为60-80%。对于寄养子研究关键是在澄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在寄养子患病率调查中:47名母亲是分裂症的养子,成人后有5人被诊断为分裂症,患病率为10.6%,而对照组无1人患病;寄养子家系研究中:分裂症寄养子118名亲生父母中有20.3%人患分裂症、边缘状态或人格障碍;分裂症养子的寄养父母和对照组父母224人中仅有5.8%患病,由此可见相较于环境因素来说,遗传因素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遗传方式:精神分裂症是一类多基因遗传病,受多对微效基因累加作用及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当个体的患病易感性(susceptible)超过阈值时将发病;遗传异质性:精神分裂症可能是一组疾病,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基因通过不同遗传方式传递疾病。随着现代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分裂症遗传学研究日趋聚焦于致病基因定位和克隆及基因表达和功能研究。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部核磁扫描,发现患者随着疾病的逐渐加重或者病情迁延,脑室扩大愈加明显,这也间接证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使得脑室的扩大和灰质的减少,白质功能紊乱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相关,从而导致神经细胞数量和神经纤维网的减少。
上面是神经纤维网的部分结构,A是正常人的情况,图片B和C是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神经纤维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B和C相对于A来说比较“干净”,在神经纤维上好像没看见什么多余的东西,这恰恰是疾病的问题所在,正常的网络神经应该是充满细胞突触,好比一支枝繁叶茂的树枝,上面的叶子越多证明树木充满活力,而光秃秃的枝条只能证明树木已经枯萎,这是一个道理;精神分裂症患病后病人的神经纤维在树突长度缩短 50%;树突棘的数量和体积缩小;轴突末端体积缩小;胶质细胞数量减少。
多巴胺功能亢进***说:DA(多巴胺)受体D2敏感性增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功能过度活跃,D3受体亚型多分布于基底节腹侧靠近边缘系统,这部位与思维功能关系密切。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分别与D3受体介导的DA(多巴胺)能不足和过度有关 。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预防精神疾病的十大误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预防精神疾病的十大误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46926.html发布于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