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预防,不同年龄段疾病风险概率图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预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预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正常成人需要打哪些疫苗?做什么能预防疾病?
- 疫情新形势下,不同人群究竟应该选用哪种口罩,可以在有效防护的同时避免浪费?
- 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血压要求是否一样?血压标准有什么差别?
- 在对孩子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时,你觉得从多大年龄开始比较好?为什么?
正常成人需要打哪些疫苗?做什么能预防疾病?
可能大多数人都觉得打疫苗是孩子才需要的,其实不然,成人需要打的疫苗也不少哦!
成人常见接种的疫苗种类有:
1.乙肝疫苗;
2.***病毒疫苗;
3.肺炎疫苗;
4.流感疫苗;
5.百白破疫苗。
当然,根据年龄,性别,生活经历,旅游目的地,国籍,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也许也需要接种以下疫苗:
1.脑膜炎疫苗;
2.人***瘤***疫苗;
按照我国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0一6岁儿童已全部完成一类疫苗的接种,成年人就不再接种。有一些二类疫苗成年可以按种,如流感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慢阻肺、糖尿病的人,医护人员等特别适合接种流感疫苗。再一个就是肺炎疫苗,适合人群同上。还有一些出国到非洲等国家,按国家规定也要接种黄热病疫苗等。还有一个如果被犬等动物咬伤,就要接种狂犬疫苗。总之在我国成年人一般不接种一类疫苗。选择性接种二类疫苗,但是要自愿自费接种。
疫情新形势下,不同人群究竟应该选用哪种口罩,可以在有效防护的同时避免浪费?
口罩应该分别存放于小区门口,各公共场所门口,专人消毒保存,出入人员有需求的免费发放(这样既可以让真正需要的人拥有口罩,又减少大家出门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宣传让家里人出门只为取个口罩,这种做法不可取。
看到这个问题不免心头一紧,今日是2020年2月11日,竟然还有好多人不晓得如何争取佩戴口罩。本人目前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任职,接触过一线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家环境消杀指导工作,现对大家科普下如何正确选择口罩。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临床工作人员
3、负责上述区域的清洁、包括实体处理人员等;
非临床工作人员
1、指的是对确诊的新型冠状***感染的肺炎患者和疑似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公共卫生医师。
2、隔离区的医疗人员(包括清洁、尸体处置)
口罩有很多种,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口罩?
根据生活和工作方式的不同,我们一般的户外活动,选择佩戴医用口罩即可,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医疗环境中阻挡体液、血液、痰液等的传播,也可用于人口密集的场所,口罩有外层、中间层、内层三层。把N95口罩留给一线抗战疫情的医务人员,在普通的生活场所佩戴,是对现在极度紧缺的医疗***的浪费。
口罩要符合国家标准,现在外面的质量良莠不齐。前天环球网报道:近期无论是线下的药店,还是线上的网店,都有人买到了***口罩。更过分的是,很多好心人通过中间商订购捐赠给医院的口罩,也是不合格的。接受捐赠的医生说:“这批口罩连民用标准也达不到。相当于一个塑料纸碗上加了两根橡皮绳,外包装上也没有相关标识。”“口罩荒”依然存在,虽然很多口罩生产商已经加足马力生产,但是又面临熔喷布、无纺布等原料短缺
3、口罩可以重复利用,我曾上3M公司官方微博证实。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抛弃? 口罩变得有异味或者脏污,鼻夹损坏、头带松弛、口罩变形、或者呼吸时阻力变大导致呼吸困难等情况时需要更换。
4、口罩进行75%酒精消毒重复利用的前提:1、口罩使用时间太长,比如有些人重复利用时间超过10小时以上,那么浸泡消毒后,口罩表层的防水功能多少都会受到影响。
***s://weitoutiao.zjurl.cn/ugc/share/thread/1658017003877379/?***=&target_***=13&tt_from=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s://m.toutiaocdn***/group/6790987385925534221/?***=news_article×tamp=1581482455&req_id=202002121240540101300361603503E424&group_id=6790987385925534221
大家好,我是南开大学附属第一中心医院的医生,大家可以叫我手札君
英国从钻石公主号接回国的32人中,竟然有4人被确诊感染了******。
可怕的是,这32人之前在日本曾经做过检测,都是阴性。所以,运送他们的大巴司机和医护人员都很放松,当时在大巴上连口罩都没戴…
你说司机缺少防护意识还可以理解,英国的医护人员在个人防护方面的大意真是让人担忧。
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就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咱们国家制定了详细的指南,咱们也愿意无私分享给英国这些心大的民众吧。
基本[_a***_]是科学合理佩戴,规范使用,有效防护。具体如下:
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血压要求是否一样?血压标准有什么差别?
不同年龄的血压标准不同,正常血压:
收缩压(高压)>140mmHg
舒张压(低压)>90mmHg
随着年龄增长,血压也会跟随着增长,不同年龄段的正常血压标准也是不一样的。谢邀!
先说什么是标准。所谓标准,不是由那一个人(或哪部分人)设计制定的,是由法定机构制定经***院批准颁布实行,具有权威性,法定性。我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由原国家卫计委制定发布的。全国医疗机构诊断、防治的依据就是高血压诊断防治指南里规定的140/90以上作为莎血压诊断标准。此外没有第二套标准。
美国在2017年颁布了一套高血压诊断防治标准,把高血压诊断标准分别降低10毫米汞柱,即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达到130/80便可诊断为高血压。
我国现行的高血压诊断防治标,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即任何年龄段高血压诊断标准只有一个,即高血压诊断防治指南公布的,在未服降压药无干扰的情况下,按规范正确的方法操作,非同日三次测的血压,收缩压达140,舒张压达到90毫米汞柱时,都可确诊为高血压。从18一100岁,医生护士给你测的血压,或者家、自测的血压(值得注意的是家庭自测血压比医院诊室测的血压,分别降低5亳米汞柱确诊为高血压,即这达到135/85即认为是高血压)只要达到上面标准数值以上,都被认为是高血压。所谓标准就是法定的,公认的,不能因人而异,是无差别的,是不可改变的。
然而,在具体实践中,高血压症人群,不仅有性别不同,年龄差异很大,身体素质有强弱,每个人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一样,在确定某个人血压具体需要控制的血压数值是不统一的,有差别的。如一个65岁的高血压患者,曾有过脑梗,医生认为其血压数值应降控在150/90幅度较为安全。另一个75岁,有高血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如果血压长期在150/90以上,他的风险是很大的。所以,医生建议该患者的血压应降控在130/80为好。由于医师的临床经验,学识水平也有差别,同一个患者,不同的医生,给你建议降控压的数值也许不样。又如,一个80多岁单纯高血症者,医生诊视后,告诉他,“你现在血压分别是150/90,其他都没有问题,正常",医生在这里说的“正常”,是针对这位老人而讲的,并非是所有80多岁以上老人的诊断血压标准。
总结,高血压诊断标准统一,不分年龄性别,没有差别。血压控制数值要因人因病而异,坚持个体化原则,不能千遍一律,区别处理,有差别。
谢谢悟空苗医生邀请。
很多人体检检查出血压高,其实不同年龄的血压标准不同,很可能对于您来说,那个血压是正常的!
高血压的标准是:
收缩压(高压)>140mmHg
舒张压(低压)>90mmHg
但随着年龄增长,血压也会随着增长。不同年龄的正常血压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希望能帮助到你!
尽管目前中国对于成年人各个年龄段的血压正常值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但是从图片中1998年国人的血压统计数据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在不断增高。而且总体来说,男性血压要大于女性血压。41-50年龄段平均收缩压在124-128mmHg,而在51-60这个年龄段,平均收缩压血压已经超过了130mmHg,按中国的高血压标准,尽管还达不到高血压诊断标准,但属于正常高值,相当于血压已经亮起了红灯,再不注意就有危险了。但是根据美国最新的高血压标准,就已经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了。因为美国最新的高血压标准是血压大于或等于130/80 mmHg。这就意味着很多人高血压帽子已经扣上了。
美国人之所以把高血压标准降低了,就是要更加严格的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导致的心梗、脑梗、脑出血等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的发病率。
所以各个年龄段的人血压最好都应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但是,有两类人需要特殊注意:
一类是有慢性肾脏疾病的人。由于血压越高对肾脏的损害越大,所以一般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压最好降到120/75mmHg以下。
另一类患者是颅内大血管有明确狭窄的患者。如果经颅内血管检查,颅内大血管有较严重的狭窄,这样的患者的血压不能降的太低,一般收缩压控制在150mmHg左右就OK了,不要再降了。因为血压降的比较低的话,容易导致狭窄远端的血管供血不足,引起脑血栓。我们见过不少这样的患者,因为血压控制的低,结果导致脑血栓了。道理很简单,比如在陈旧的楼房里,由于水管子生锈等原因,较高楼层的自来水本来就少,如果再把底下的阀门关小些,高层的自来水可能就没了。
谢谢邀请!
是的,在现在医疗中,成人的血压一般是≤120/80mmHg,基本上这个就是各个年龄段的人的要求,但是呢,由于人的年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体内的血管或多或少都会有痉挛硬化,所以呢,血压可能也会随其而升高,所以呢,也有一个生理性的范围,就是140/90mmHg,如果收缩压或者舒张压超过了这个范围,那么就诊断为高血压了。
生理性高血压:收缩压120-140mmHg或舒张压80-90mmHg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100mmHg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或舒张压100-110mmHg
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在对孩子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时,你觉得从多大年龄开始比较好?为什么?
铜陵快讯感谢邀请答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性也是越来越开放,大多数单身男女在恋爱时频繁地与多位异性发生性关系,但是他们都忘记提前预防措施,检查艾滋病,也没有使用安全套,导致***携带者传染更多人,这些都是主要原因之一。
艾滋病传播途径 ①性行为传播包括异性性行为、男男同性性行为;②静脉***注射;③母婴传播;④注射或输入污染的血液制品。
性传播最大途径之一,据调查统计:在2018年的时候,中国艾滋病感染患者与艾滋病患者多达了40104例,因为***染的人有95%。而截至2018年的6月份,光北京就有59所的高校学生感染了艾滋病,其中人数为900多人,而男生就占了98%。
如此这般庞大的数字,大家都应该重视起来,宣传让每一个人都了解,如何去防“艾滋病”。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上要下功夫,在初中生、高中生开始上“预防艾滋病”课,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
拒绝“艾滋病”坚持洁身自爱,不***、不***,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如果你有多位***,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不要为了一时兴起,也许你感染艾滋***,等到感染了、为时晚矣。
为了你和你的家人,请你洁身自爱! 责任编辑 方出 2018-11-6
从事了这么多年心理工作,从心理上分析,3岁后孩子开始注重性别,青春期开始注重生理和性知识,按照心理治疗方法,所有事情的发生再去控制,成本太大,所以,你就要在事情未发生阶段即使做好防范,然后他一生都会记住,按照这个推论,8到12岁比较好一点,太早的话,听不懂,太晚的话,反而诱导了孩子对性的认知,目前的环境,性还是个敏感的话题,环境还发育不成熟,所以,要在孩子性未成熟时,在他们的潜意识层面种下***即可。
拿走不谢,点在即可。
其实教育已经在杜绝这样的事情。可是每个人都在回避问题,比如初中的课本生物学已经要讲,可是教育却在回避这方面的问题。这个跟思想程度,与很多方面有关。什么时候教育界能正视这个问题了。什么时候开始教育都不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预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预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47160.html发布于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