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有哪些

cysgjj 2024-09-05 61
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有哪些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吗?有何依据?

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吗?有何依据?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得二级预防中的地位仍不可动摇,只要没有禁忌症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目前有一定争议,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一些人群并不一定都需要服用。

首先,所谓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是指尚未得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减少或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易患因素,从而减低发病率。二级预防是指已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用药物或非药物的措施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或病情加重。简单讲就是一个是尚未患病的来预防得病,一个是已经患病的预防再发或病情加重。

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阿司匹林可以不可逆的将血小板花生四烯酸通路的环氧合酶1(COX-1)丝氨酸残基Ser530乙酰化,最终抑制血小板生成TXA2,预防血栓的形成。目前,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该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也明确了阿司匹林用于包括冠心病、非心源性卒中或TIA、心源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二级预防的推荐意见。

现在争议最大的就是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级预防作用。近期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内的一些顶级医学期刊上的研究结果陆续发现,在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其它健康问题而有中度心脏病风险的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使用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导致大出血的风险增长了近30%。只有在心血管高危患者(10年ASCVD>10%)中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能够使严重血管***联合终点发生率降低。而对于普通的单纯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是不需要常规服用阿司匹林的。

简单讲,已经确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再发或加重,尚未得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多数是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具体可咨询心血管医生

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具体表现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也是我们常说的的“三高”,也被称为“富贵病”。危害性极大,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200万人,每20秒就有一人被心脑血管病夺去生命

即使现在的医疗技术再发达,治疗手段再高明,仍有很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最终不能完全治愈。所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必须要引起重视的。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明显的作用。

那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有什么依据吗?

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级预防:在还没有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时候, 服用阿司匹林发挥预防疾病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阿司匹林除了能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还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出血的风险。因此,对于一级预防,需要根据患者的出血风险、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等因素进行获益和风险的综合评估。

一般来说,具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多种危险因素的人群,如吸烟喝酒、肥胖、家族史、有颈动脉斑块形成且狭窄程度>50%等,建议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性。

二级预防:针对已经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狭窄等。通过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阿司匹林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避免血液中的血栓形成,进而达到预防梗塞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因此,阿司匹林的二级预防,也是需要注意的。

长期<span>在吃阿司匹林的朋友很多,可是到底该不该吃,为什么吃,是不是真的有需要吃的适应症,很多人却不清楚,于是很多现实的情况是:根本没有相关适应症,吃了很多年,吃到最好,没有起到疾病预防作用,反而吃出了胃出血、脑出血

为什么要吃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个百年老药,最初的临床应用很简单,主要就是抗炎、解热、镇痛。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发展,现在阿司匹林更多的应用,是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对于血栓性疾病的预防性应用。

大家都知道,血小板具有聚集的特性,真是因为这个特效,人体的外部的小伤口,才会迅速愈合。而在体内,而血小板的聚集,正是动脉硬化性斑块,最终形成血栓的重要形成因素。临床研究发现,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就具有抵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因此,减少血小板的凝集作用,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疾病的发病风险。

哪些人应该吃阿司匹林?

我们常说阿司匹林可以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所谓二级预防,是指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行冠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手术的患者,如有心源性卒中和非心源性卒中的患者,如某些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治疗,阿司匹林都是非常重要的药物,及时的给予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凝集,不论是对于急性期疾病的治疗,还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避免二次[_a***_]的预防,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来说,只要是需要进行抗血小板凝集的预防和治疗,阿司匹林都是各国指南的首选用药,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一般都需要长期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来做二级预防。

所谓一级预防,是指对于未发作过心血管疾病患者,但是属于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高危的朋友,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一种用药方式。请大家注意“高危”这两个字,所谓高危,是指经过评估,心血管疾病在了未来十年内发作几率超过10%的风险等级。现在有些朋友乱吃阿司匹林,正是因为没有经过严格的评估,并不属于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危的情况,就在吃阿司匹林,这种情况通常是没有必要的。如何评估心血管疾病未来10年的发作风险几率,临床上有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会综合血脂、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吸烟、家族病史、年龄等多个方面进行疾病的风险评估,因此,对于是否要吃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应该经过临床医生的严格评估,不建议私自用药。

对于服用阿司匹林,还有一点需要评估的,那就是出血风险,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之前, 要进行服药的安全性评估。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凝集,也就是说,在抗血栓方面,它是正面的作用,而对于本身有出血风险的朋友,一旦发生出血,阿司匹林的抵抗血小板凝集作用,会影响血小板凝集,导致出血不易止住,这时候,它的药理作用就变成了风险。因此,对于服用阿司匹林,要注意评估出血风险,特别是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对于二级预防来说,确需服药的情况,应当评估风险后,注意进行胃黏膜保护等方面的药物干预,对于一级预防,则要综合评判服药的健康获益和出血风险的大小,如果出血风险大,而健康获益小,那么也是可以不服用阿司匹林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血管疾病4级预防药物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47531.html发布于 2024-09-05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