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措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措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措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应该如何正确预防?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当然很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的星期三定为慢阻肺日,今年的慢阻肺日是11月21日,主题为“早防早治,始终不晚”。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到2020年它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在中国约有超过4300万患者,多为吸烟男性。每年死于慢阻肺的患者有128万,死亡率达17.6%,已超过冠心病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数,平均每分钟就有2.5人死于慢阻肺。
慢阻肺的呼吸气流受阻会越来越重,不仅损伤气道、肺泡、肺血管,还累及骨骼肌肉、心脏等全身多个脏器,发展成肺源性心脏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和全身脏器衰竭而死亡。
人身体的血液循环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从左心室排出的血液来营养全身的所有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带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这是我们常说的体循环;二是体循环后的血液经由右心室进入肺部,在肺部的毛细血管和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的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将充满氧气的血液再送入左心室,这是肺循环。可是我们要知道,体循环的循环血量和从右心室经过肺脏进入左心室的肺循环血量,是完全相等的。
长期咳嗽会导致肺泡和毛细血管破裂,肺循环通道就会被阻断,右心室博出压力就会变得极高,最终会导致右心室功能衰减,从而造成心肺两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
1、戒烟,同时也要避免二手烟;
2、远离烟雾、粉尘污和污染环境,雾霾天少出门,出门尽量戴口罩;家里做菜尽量以蒸、炖、煮为主,避免高温爆炒出现大量油烟,炒菜结束后排油烟机一定要再开5-6分钟;
4、适当运动,比如游泳,可以很好的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英文是copd,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主要症状为长时间的咳嗽,咳痰以及气短,其中活动后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特征性临床表现。
调查发现,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约每8个人中就有1个慢阻肺患者,然而,慢阻肺的人群知晓率仅为1%,真正算得上“沉默的杀手”。
中国慢阻肺年均死亡人数达96万,每分钟就有2.5人死于慢阻肺。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冬季是慢阻肺患者最难熬的季节,很多患者一个冬季几乎都在医院渡过。”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曾祥伯主任介绍,长期反复住院让患者感觉身心疲惫,生活质量更是直线下降。
曾祥伯说,慢阻肺其实可防可治,自我监测和管理十分重要。阻击慢阻肺,“防”字应该放在首位。
对于已经确诊慢阻肺的患者,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并且前往呼吸专科门诊就诊。
此外,还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患有慢性咳嗽、有胸闷气促、有慢性气道疾病家族史的人群、特别是长期抽烟的人群或者是长期接触烟雾、生物燃料等高危人群应每年都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患者最重要的是长期、规律的使用药物,长期使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及健康状态,也可减少急性加重及住院的频率。
慢阻肺患者在临床表现上通常有咳嗽、咳痰、伴或不伴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晚期患者除以上症状外,还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抑郁和焦虑、心慌等。
因为慢阻肺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一旦有显著症状就医时,往往已经是中、重度时期,因而被称为 “沉默的杀手”。
预防:
饮食方面: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较高。
到底严不严重,您看完了我们下面的介绍,就会比较清楚了: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它的病理改变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表现。
1.吸烟 主要是降低气道纤毛运动,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流受限。
2.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和室内空气污染等。
3.空气污染 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损伤气道纤毛,使之清除功能下降,粘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
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说得不好听些,就是医院的常客。因为治不好、不好治,平时不发作还好,发作了只能靠药物缓解症状。春天梅雨季、秋冬昼夜温差大等,只要是天气波动大,呼吸内科绝对是要住满人,其中慢阻肺就是主力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_a***_]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平时有轻微呼吸受限制,慢性咳嗽咳痰是最常见正常,病情发作时可表现为气促、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反复的咳嗽,腹压增大,也是引起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
作为手术科室的医生,我也经常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接触,要做全麻手术时,需要对这类病人做肺功能检测,评估肺功能严重程度、是否耐受手术等。工作中遇到许多例术后呼吸恢复不了的患者,术后要去ICU(重症科)持续呼吸机***呼吸,两三天后才能慢慢恢复,增加了不少费用和术后恢复风险。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平时要多注意养肺,要不到关键时刻,就需要拿钱换命了。
如何正确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去除诱发因素:咽是绝对不能抽的;其次要尽量少接触些粉尘、工业废气等;平时出现咳嗽、咳痰要及时治疗,特别是婴幼儿及儿童时期的肺部感染,不要想着靠身体抵抗力忍忍就好,慢性咳嗽也是发展成为慢阻肺的原因,;最后要注意保暖,加强营养,经常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2、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有慢性咳嗽的患者,要提高警惕,不仅要完善肺部CT等相关检查,还应该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以尽早发现慢阻肺并及时予以干预治疗。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慢阻肺,比后期治疗更重要。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慢阻肺冬天应注意什么?
雾霾天不要出门,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注意休息,注意营养,避免劳累。辛辣的食物,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尽量不要吃,要按时按点的用药,洗澡时一定要注意水温不能过凉,如果周围有人咳嗽,要尽量避开。如果有条件的话,到南方温暖潮湿的城市去生活,过完冬天再回北方。如果缺氧的话要注意吸氧,每天吸12到14个小时以上。
既然已经是慢阻肺病人了,冬天来了注意保暖,不要受凉感冒引起肺腑旧病复发,不要为了卫生经常性洗澡,正常人冬天也要少洗澡才行,多去空气新鲜的地方走路晒太阳,吃润肺的白色食物,比如银耳,百合冰糖雪梨粥等等,学习龟息法调养生息对一切肺病有好处,道家导引养生方法对许多老慢性病是有好处的,会养生保健的人们疾病不是问题。
1.注意保暖
冬季早晚温差较大,中老年人在锻炼时应有适宜的“温度缓冲”,不要过早晨练,最好在早饭后9~10点钟风和日丽时再锻炼,多晒太阳可促进钙质合成和吸收,在外出活动时要注意添加衣服,尤其要重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宜戴口罩、手套和帽子。因为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加快心跳或冠状动脉痉挛。
2.慢起床
应在清晨醒后养神5分钟再起床活动。因为清晨人体的肺部功能较弱,同时血管应变力也较差,骤然活动易引发脑血管疾病。早上醒来后,须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待“醒透”后再起床,避免剧烈咳嗽、心绞痛、中风等发作。
3.规范服药
慢阻肺合并高血压的病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压药物的调整。服药时间视患者情况而定,如果凌晨血压较高,建议每天醒来吃止咳药,合并降压药,如果上午血压高,可在早饭后吃。
4.适量运动
要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每天有氧运动不少于30分钟,注意不要选择爬山、跑步、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措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措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47686.html发布于 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