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中医治疗骨折术后康复-骨折术后中医辨证论治

cysgjj 2024-01-28 94
中医治疗骨折术后康复-骨折术后中医辨证论治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骨折中药外敷中药秘方2、中医伤科学:骨折的愈合...

本文目录一览:

骨折中药外敷中药秘方

用三黄汤(大黄、黄莲、黄柏)各30克、红花10克、生地30克、煎水加高度白酒泡脚。

正骨伸筋散是一种治疗骨伤疾病的外敷纯中药制散剂。

先手法复位,然后用此酒湿敷于(纱布浸透)骨折部位皮肤。外用小夹板固定,必要时加牵引。每天将此药酒滴入夹板下之纱布(成人50毫升、儿童30毫升),每天滴1-2次。[附记] 引自《中药制剂汇编》。

中医治疗骨折术后康复-骨折术后中医辨证论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选用中药川芎、地鳖虫、当归、生黄芪、白术、泽兰、泽泻等煎煮口服选用中药桂枝、桑枝、伸筋草、透骨草、苏木、海桐皮、油松节等煎煮进行局部外熏外洗,再配用外敷中药。通过综合性的治疗,往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2~3次。严重者可加至每次50毫升。亦可外用。局部外擦或温敷,如加热湿敷,效果较快较好。【附记】引自《中药制剂汇编》。孕妇忌服。

中医伤科学:骨折的愈合

1、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复位要求较高,旋转、成角、侧方、重叠四种畸形都要得到矫正,并要保持整复后的位置,直至愈合,力求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 整复方法 凡是闭合性骨折,不论其骨折部位、类型,都可应用手法整复。

中医治疗骨折术后康复-骨折术后中医辨证论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本文将深入探究骨折愈合的三个阶段,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过程。血肿机化期当骨折发生后,骨折断端周围会形成血肿。血凝块内的血细胞和坏死组织分解破坏后,会产生局部的化学***,促使局部充血和细胞浸润。

3、复位就是将移位的骨折段考试,大网站收集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和支架作用。骨折对位越好,支架越稳固,骨折就能较快地愈合,肢体功能也可较顺利地恢复。

中医伤科学:盆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1、盆骨骨折的最好治疗方法是***用中医外敷黑膏药的方法,中医外敷黑膏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舒经活脉,对于盆骨骨折病人康复有很大帮助。

中医治疗骨折术后康复-骨折术后中医辨证论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如果没有骨盆束缚带,我们可以将床单折叠成宽20~30cm的骨盆固定带,固定于患者盆部,这种方法非常简单、实用、有效,能够在盆骨骨折的院前急救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救护作用。

3、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现场救护,可考虑使用正规器械--医用骨盆外固定带(又常被称为骨盆骨折固定器、骨盆骨折固定带、盆骨支具等)进行固定,是常见的急救处理措施,而这种外固定急救方式是有利于患者在搬运过程中的出血控制

4、按摩推拿:主要是调理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使扭转曲折的肌肉肌腱,随着骨折的复位,亦可舒展通达,尤其对骨关节周围的骨折更为重要。

5、到正规骨科医院检查治疗,进行骨折固定,必要时要动手术放钢钉,一切遵医嘱。固定后需卧床静养,时间可能需要3-6个月。

6、外治法是指损伤后局部治疗的方法,在中医骨伤科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方法很多。包括外用药物、手法(理筋手法,接骨手法,复位手法),夹板固定、牵引、手术疗法、练功疗法等,其中手法最重要。

中医伤科学:骨折的治疗——骨折的复位要求

对位:长骨骨干骨折时,对位至少应达到三分之一以上。长度:下肢若短缩小于2厘米,儿童无骨骺损伤者,日后可自行矫正。临床在整复时还要根据上肢、下肢的功能要求,伤员的不同年龄等具体情况其整复标准亦有所不同。

复位时应以两手拇指及食中环三指,由骨折的背侧夹挤骨间膜,使靠拢的骨折段分开,远近骨折段即相应稳定,并列双骨折就能象单骨折一样,一起复位。

复位的方法 主要有三种:手法复位、牵引复位、手术复位。可根据不同的骨折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凡能手法达到功能复位和用外固定保持的,都应***用手法复位。

3大中医治疗骨折的原则,早知道对你有帮助

一般是按三期分治的原则。早期:以活血化瘀为主。基本处方是在活动止痛汤的基础上加减。如当归、赤芍、丹参、桃仁、红花、地必虫、骨碎补、落得打、川续断、延胡索各9克、桑枝12克。片剂 可用化瘀活血片,七星散等。

治疗原则 对于闭合性骨折外翻、内翻、外旋骨折的二度均可***用手法整复后用夹板、纸压垫超关节固定。 闭合性的三踝骨折,后踝骨折块小于胫骨下关节面1/3时,可手法整复外固定。

中医治疗骨折主要还是靠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皮牵引、骨牵引、石膏固定等。具体要看是什么部位的骨折。当然中医也有手术,如治疗跟骨骨折就有撬拔术,不用开口子的那种。在就是养。

处理原则 对于无移位的裂纹骨折或嵌插型骨折,不需要特殊处理,仅用三角巾悬挂伤肢2周后即可开始活动。对有移位的骨折则***用手法整复加超关节夹板外固定。

《中医伤科学》第七章:常见骨折病证的治疗(14)

第一度骨折:单踝骨折。即暴力首先作用于内侧副韧带,因为内侧副韧带坚强不易断裂,所以首先将内踝撕脱骨折,骨折线往往为横断或斜面,并与胫骨下关节面相平,骨折移位不多[如图①]。 第二度骨折:双踝骨折。

骨折复位有非手术(闭合复位)和手术(切开复位)之分。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手法复位加牵引固定(有时可结合局部外固定)以及持续牵引复位。手术包括手法复位加内固定;切开复位加内固定。

急救处理 由于骨盆骨折早期死亡率较高,因此在处理骨盆骨折患者时应把抢救创伤性出血性休克放在第一位。

现场固定:骨折急救处理时,将骨折后的肢体妥善地进行固定,这是骨折急救中最重要的一环。目的在于防止骨折断端的异常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同时可减轻疼痛预防休克,可对骨折的治疗起重要的作用。

第一步:早期作手指腕关节的屈伸活动及上肢肌肉收缩活动。第二步:中期开始作肩肘关节活动(如小云手、大云手),活动范围逐渐增大不宜作前臂的旋转活动,解除外固定后可作前臂的旋转活动如反转手。

对位:长骨骨干骨折时,对位至少应达到三分之一以上。长度:下肢若短缩小于2厘米,儿童无骨骺损伤者,日后可自行矫正。临床在整复时还要根据上肢、下肢的功能要求,伤员的不同年龄等具体情况其整复标准亦有所不同。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908.html发布于 2024-01-28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