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疾病应如何预防,脑血管疾病应如何预防和治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脑血管疾病应如何预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脑血管疾病应如何预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血瘀体质都不是一两天发生的,很多是长期的饮食结构不好所导致的,尤其是很多人吃太多肉类,尤其是红肉,我们通常讲的肉类没有腿的好过两条腿的,两条腿的好过四条腿的,也就是说鱼类海鲜类会比鸡鸭鹅的肉类更健康,而鸡鸭鹅会比猪牛羊更健康。
如果再加上少运动,少吃蔬菜水果,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血管硬化,血脉堵塞,而出现心脑血管疾病问题,血瘀体质最常出现的就是容易导致胸闷胸痛、身体痛、痛经、脸上长斑、心情压抑烦躁、皮肤干燥等,很多心脑血管疾病也是跟这个有关系,现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死率都是极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除了上面说的多吃蔬菜,多运动,少吃肉类基本的原则之外,一些常见的食品作为额外的补充,能够极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血瘀体质的发生。
比如黑木耳就是一个很好的活血化瘀的食品,能够很好的改善血液的粘稠度,软化血管,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山楂是一个中药,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改善血瘀体质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痛经、消化不良等疾病;对于容易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管硬化等疾病,可以适当的冲点田七粉服用,一般1到3克合适,是一个经典的活血散瘀改善血瘀体质的药材。
除此之外多吃油菜、深海鱼类、黑豆、紫菜、海带、洋葱、芹菜、大蒜、红薯等,以及大部分的蔬菜水果等食品,都能改善体内血液粘稠,改善血瘀体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更多中医养生知识,点我头像,关注我头条号内,有疑问可以留言评论。
谢谢邀请!
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带给你更多更实用的健康知识!
预防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就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而且,动脉粥样硬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延缓其发展,不至于造成心脑血管并发症。也就是说脑血管病的确是可以预防的。
一、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正常血压140/90mmHg以下,理想血压最好在130/80mmHg以下。血脂主要是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除了留意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也要留意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二、戒烟。非常非常重要,吸烟对人体的伤害是多方面的,除了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血管也是吸烟最重要的受害者,吸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更容易形成动脉斑块和血管狭窄。
三、控制体重。体重超标,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不但要控制体重指数,也要留意不要有腹型肥胖。
四、控制饮酒量。现在的指南没有像要求戒烟那么严格要求戒酒,其实如果能戒最好还是戒掉,那些喝点红酒对血管有好处的说法,已经证明毫无依据。
五、控制自己的脾气。容易急躁、压力大的人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的好发人群。
六、饮食健康。少脂少盐少额外加糖,控制食物总热量。多吃水果蔬菜和鱼类,少吃油腻食物。
七、多锻炼。“生命在于运动”,一天至少中等强度运动半小时,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不但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而且给全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防治心脑血管病已刻不容缓。许多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及缺乏体力活动等是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
“三高血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是心脑疾病最常见最直接的危险因素,常被称为“***杀手”。为此要预防心脑血管病须做到:
1、健康饮食 减少动物脂肪和甜食的摄入,增加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食物的摄入,可进食富含多不饱和脂酸的食物,如棉籽油、玉米油、豆油等植物油;鱼类食物中含丰富的Onlega-3多不饱和脂酸,其中含有被称为“脑黄金”,有降脂降粘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的20碳5烯酸和2碳6烯酸,因此可以适量食用鱼类食物;同时要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已有高血压的患者必须低盐饮食。健康饮食的目的是控制体重,矫正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
2、戒烟及增加运动 吸烟是一种不良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戒烟后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死亡率可下降25%一40%。伏尔泰提出的“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样适用。研究认为在高危人群中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可减轻5%一7%的体重,这些人***生[_a***_]病的危险可减少58%;在已患糖尿病的肥胖人群中,可减轻体重11kg,血清Tch和LDL-C可下降10%,TG下降24%,HDL-C可上升8%,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压,从而显著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3、调控紧张和焦虑等情绪 紧张、焦虑、愤怒和抑郁等心理障碍可引起血压、血脂、血糖和血黏度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波动,已证实在伴有上述心理障碍的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发生率增加2倍,如长期未获矫治,则脑卒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6.08倍。心理平衡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以及降压降脂和降糖的重要作用。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一,关注脑健康,注意自己的脑功能和效率状态,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青壮年有症状或危险因素存在也需进行检查。
二,加强运动,强度控制在合理程度。
三,注意饮食,防止“病从口入”。
五,正确合理用药。
六,心理平衡,防止过喜过怒,糊涂一点好。
这是很多普通大众都想了解和询问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张大夫给大家解答过。其实,的确有些行为会大幅度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今天再给大家简单说一说,希望能够帮到更多的人。
说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大家请注意戒除或减少以下行为:
对于很多人来说,之所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或者说之所以发生比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原因就在于吸烟。很多人都会错误以为,吸烟只是会增加肺部疾病发生率,而并不知道吸烟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所以,在此张大夫再跟大家重复一遍,想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会吸烟的最好戒烟,不会吸烟的千万别学吸烟。
对于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病人来说,如果你问他什么事是最后悔的,他肯定说最后悔的事情是以前只知道喝酒,不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其实,喝酒增加心脑血管发病率已经是一个医学界普遍认可的事实了,无可辩驳。而且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喝酒最后导致脑梗塞、脑出血的例子,说到这里还是奉劝大家一定要戒除饮酒这种行为,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现在之所以很多中青年人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熬夜。而熬夜害处之大是我们有时候都会忽视的,我自己就曾经管过一个长期熬夜,外加吸烟导致心梗的病人,到心梗发生的时候才37岁,当回顾他的危险因素的时候,其实不难发现其致病因素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熬夜,或者说熬夜起了一个巨大的作用。
现在的胖人太多了,这也是现在为什么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所在。而导致肥胖高发的原因很多,比如说美食吃得多,体育运动在减少,这些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催生着越来越多的肥胖人群,而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就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能预防吗?
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改变了!
当然能预防,针对主要原因来开始改变。
第一:从合理膳食开始,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多吃低糖主食,推荐更健康更营养的全谷物主食发芽糙米!
第二:适量运动,针对自己的能量消耗,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
第三:戒烟限酒!
脑梗如何保养?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是增进脑血管的血液供应、氧气供应,以减少脑梗死的范围,降低脑代谢,尤其是发热、高血糖等因素使脑代谢增高,预防并发症以及防止复发等。
1、降低颅内压,常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或者10%甘油盐水250-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2次,使颅内压降至正常。也可用糖皮质激素或利尿药(如***)***减压。
2、要改善脑循环。如梗死在6-12小时,并为适应证者可进行溶栓治疗,常用尿激酶1万~3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或尿激酶5 000 -20 000单位颈动脉内注射,也可用精制蝮蛇抗栓酶静脉滴注。使用抗凝药如藻酸双酯钠静脉滴注(1-2毫克/千克),具有抗凝、调节血脂、降低血黏稠度和扩张脑血管作用或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起到扩容和血液稀释作用。
3、促进脑细胞代谢。可用脑细胞激活药如脑活素、胞磷胆碱、尼麦角林、能量合药等,促进脑细胞代谢,有利于腑血管病的康复。
4、增加脑组织供氧,可用紫外线辐射充氧自血回输或高压氧治疗。
5、有糖尿病者要用胰岛素控制好血糖达到理想水平。
6、如有高血压者要进行降压治疗。可选用钙拮抗药如尼莫地平(20~40毫克,每日2~3次)既有降压作用,又可改善脑循环。
7、促进机体功能的康复。脑血管病恢复期特别要注意肢体功能的恢复,除自己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外,可配合进行体疗针灸、理疗、按摩等治疗,以增强肌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
8、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在急性期和康复期,可辨证服用中药治疗,对改善脑循环、促进康复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脑梗之后的保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我们从临床上可以看到,有过脑梗病史的患者,有一半的人会再次发作脑梗。因此,脑梗后,一定要格外注意保养。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保养:
第一、要积极解决和控制基础疾病
发生脑梗的患者,大多数是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房颤等原因导致的大脑血管病变。因此,必须要解决和控制这些导致脑血管病变的根本因素,否则很容易再发。
高血压的患者就要降压(但是不能降得太厉害,否则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血糖高的患者就要降糖,血脂高的患者就要降脂,有房颤的患者就要服用华法林和进行射频消融,有的患者要开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这是脑梗后保养的关键和基础
第二、积极进行康复锻炼
当脑梗病情平稳之后,可以进行康复锻炼,一方面可以促进功能恢复,一方面可以预防肌肉萎缩,促进血液流动。如果脑梗后长期卧床,也是容易引起血栓形成。
第三、改善饮食结构
脑梗死的患者在度过急性期后,有两件事需要做,一是康复,恢复功能。二是预防脑梗再次。
关于康复
脑梗的部位不同,遗留的功能障碍不同,康复的具体方法也不太相同,但有相同的原则,那就是充分利用残留的功能。
关于预防脑梗再次发作
第一,是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吃药,把影响脑梗的各种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控制好;
第二,是戒烟,吸烟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内皮损伤都会产生极坏的影响,因此,脑梗后一定要戒烟,才能更好的降低脑梗再发的风险。
第三,是适度运动,运动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能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生率,通常我们推荐脑梗患者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至少30分钟,如能连续进行最好,不能连续进行,也可分段进行,至少累积30分钟。
第四,是控制饮食,低盐低脂低糖,清淡饮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脑梗再次发作风险。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如今脑梗具有新的五大特点,分别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号、复发率高、高经济负担。
脑梗又称为脑梗塞或者脑梗死,简单来说就是大脑里边的血管堵塞了,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细胞坏死,遗留或者没有遗留肢体功能障碍问题,主要可以表现为,偏瘫,半边肢体无力,偏身感觉障碍,(或者)伴有言语困难,吞咽困难,口眼歪斜等症状。那么该怎么保养呢?
我想说,不管在医院还是在家里,脑梗的保养是很重要的。
如果是能够自己走动的,建议适当活动,走点路,家属或者陪护能够在身边照看,预防摔倒后诱发再梗死,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等。
如果是瘫痪在床的,建议定时翻身拍背排痰,预防肺炎和压疮;定时***患侧肢体,预防肢体肌肉萎缩;家属应该积极予以心情开导,因为很多患者焦虑抑郁,不配合康复治疗;积极予以康复训练,比如锻炼平衡能力,经常搀扶患者下床活动一下,同时药物困难的,可以用简单的字来教他读,鼓励患者进行发音训练,念字,积极进行康复锻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脑血管疾病应如何预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脑血管疾病应如何预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9840.html发布于 2024-03-14